重庆市多措并举确保稳住脱贫人口就业基本盘

增加脱贫人口收入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把就业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基本举措,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伟大成果。总书记的指示精神,为做好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市乡村振兴系统和市人力社保系统携手作战,共同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就业保卫战。今年以来,市乡村振兴局、市人力社保局赓续传统、并肩战斗,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重要指示和讲话精神,坚决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开局就是决战、起步就是冲刺”的劲头,通过机制保障、工作驱动、方法创新,推动实现脱贫人口返岗出行“应走尽走”,重点企业用工保障“应保尽保”,重点群体就业帮扶“应帮尽帮”,有力地服务了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一、打好“主动仗”,脱贫人口返岗出行实现“应走尽走”
疫情防控关乎生命,复工复产关乎生计。市乡村振兴局、市人力社保局迎难而上、顶压前行,通过联合开展“点对点”集中组织输送、公共交通有序运送、自驾车拼车出行等方式,全力确保有外出意愿的脱贫人口安全有序出行。截至2月10日,我市脱贫人口外出务工75.83万人,其中市外34.5万人,市内县外15.16万人,县内26.16万人,公益性岗位安置8.48万人。
一是一盘棋高效统筹推进。横向形成合力,建立市级部门协调机制推动脱贫人口返岗复工工作。纵向传导压力,市乡村振兴局联合市人力社保局春节前召开规模700余人“脱贫人口稳岗就业工作视频会议”,节后筹备召开规模150余人“全市就业政策业务培训会议”,传导压力,实现全市上下“蜂窝煤”式无缝对接。协作增添动力,建立脱贫人口返岗复工绿色通道,实现健康互认、劳务互助。
二是一张网摸清数据信息。精确监测,完善脱贫人口信息系统,建立脱贫人口返岗复工统计指标体系,实时开展脱贫人口返岗复工数据动态监测。精细管理,开发“实名登记系统”,建立返乡脱贫人口就业服务实名制信息台账,大力推广“点对点”服务平台。精准施策,利用渝康码、电话询问、微信群等方式,做到人员底数清、就业愿望清、培训意向清、就业去向清。分类采取招聘对接一批、定向输送一批、援企稳岗一批、组织发动一批、线上培训一批、公益岗位安置一批等多种方式解决待岗、待业脱贫人口就业问题。
三是一条龙服务返岗出行。创造新方法,在全国创新建立“实施分组编队、行前提醒、准备物资、出发签到、途中衔接、抵达对接”六步工作法,目前全市累计“点对点”有组织出行(含火车、汽车、飞机)输送脱贫人口近1万人,实现家门到车门到厂门的无缝衔接。形成组合拳,与铁路、交通、卫生等部门密切配合,加强铁路运力,定制返岗专列。强化区县联动,建立“区县片区责任制”。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专项用于支付脱贫人口返岗复工的宣传、物资采购、交通费等。打通“一公里”。实行市级统筹、区县对接、专车直达、达标上岗,为脱贫人口准备口罩、食物、水、就业信息等“出行爱心包”,全力解决好劳动者“行前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问题。
二、亮出“组合拳”,企业用工保障实现“应保尽保”
市乡村振兴局、市人力社保局通过行政和市场两端发力,返岗和新招双管齐下,全面保障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复工复产需求等。
一是注重政府引导。印发招工工作指南8000余份,规范送工方式,确保企业招送工有序进行;针对求职人员流失、接工流程繁琐等问题,积极引导,现场督导,确保整个招送工过程平稳有序。广泛开展2022年“就在山城送温暖、稳岗巴渝过大年”、2022年智能终端产业重点电子企业春节慰问活动。
二是注重工作督导。落实“一人一岗一责”,坚持抓好以先带后效应,形成比学赶超抓落实的浓厚氛围。倡导企业用工面向对象向脱贫劳动力倾斜。建设“美好生活”返乡创业产品直播推荐平台,新上线返乡创业产品近千个,直播点击人气70万人次
三是注重岗位推送。通过移动、联通、电信三大运营商,向全市劳动者精准推送岗位信息10000余条。持续开展“就业服务不打烊,线上招聘不停歇”线上春风行动。充分释放1.4万劳务经纪人效能,在当地送政策、送岗位、送培训,让“群众不出镇、岗位送下乡、政策送上门”。
三、深耕“责任田”,重点群体就业实现“应帮尽帮”
稳就业是稳民生、稳人心。市乡村振兴局、市人力社保局围绕脱贫劳动力重点群体,变管理为服务,突出重点抓关键,多措并举、多管齐下,确保就业局势稳定。
一是优先复工。组织吸纳脱贫劳动力较多的企业特别是403家就业帮扶车间优先复工,稳住了3293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基本盘。优先外出,深化鲁渝劳务扶贫协作,协调出台转移就业补贴和交通补贴等专项政策,通过“专车”免费输送到山东务工,帮助脱贫人员实现就业。
二是优先招聘。今年以来,全市共向包括脱贫人口在内的农民工开展政策宣传177.6万人次,开设招聘活动401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6.2万个,求职人数15.6万人次,意向成交2.3万人;开展技能培训1.4万人次。通过政策激励,积极引导有招工需求的企业,优先招聘脱贫劳动力。开发一批公益性岗位,目前安置就业困难人员8.48万人。
三是优先服务。2月8日,由重庆市人力社保局、市经济信息委、市民政局、市交通局、市乡村振兴局、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联合主办的2022年重庆“春风行动”启动,标志着全市范围内系列就业帮扶活动拉开序幕。到3月底前,全市将按照疫情防控要求,举办10场直播带岗、100场线上网络招聘、1000场小型现场洽谈,发布20万个就业岗位信息,收集发布全市企业岗位需求信息38万个,开展线上就业创业服务活动500余场次,服务15万余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