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乡村振兴>培训就业

巫溪县天元乡探索“四晒”方式激发内生动力

日期:2020-10-10

巫溪县天元乡紧扣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以新时代文明实践建设为依托,以志智双扶为着力点,立足脱贫攻坚工作不仅要在物质上扶上马,更要在精神上一程,不仅要“输血”,更要增强“造血”功能,开展晒政策、晒党恩、晒奉献、晒努力四晒活动进高校、进村社、进农家、进田间宣讲300余场次,答疑释惑200余条,晒出了党恩,晒出了奉献,晒出了干劲,晒得了民心

一、明明白白“晒政策”,提升知晓度

一是主题鲜明。始终围绕脱贫攻坚“两不愁三保障”,通过多种形式,让每一名群众知晓党的各项利民惠民政策,确保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知识进村到户、入脑入心

二是形式丰富。逐户粘贴贫困户明白卡,逐村设立宣传公示窗,一一载明各项扶贫政策。乡村两级干部深入开展贫困户“遍访”活动,实现入户访谈“全覆盖”,宣讲和落实惠民政策。各村组建由乡党政干部、驻村工作队、帮扶集团成员、村社干部组成的宣讲队伍,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农民网校等平台,组织开展扶贫政策大学习等活动,精准宣传特惠制、普惠制等各项利民惠民政策。

三是效果良好。截至目前,进村社、进院坝开展宣讲300余场,进家庭、进田间开展面对面宣讲600余人次,编印发放《脱贫攻坚政策》1500余份,制作脱贫攻坚宣传专栏10期,解答群众疑惑200余条,政策普及度、知晓率达100%,真正让群众成为脱贫政策明白人,吃下脱贫摘帽定心丸。

二、清清楚楚“晒党恩”,提升认同感

一是算“福利账”利用院坝会、扶贫政策微宣讲、大走访大排查、传统节日看望等契机,在全乡范围内开展忆往昔、铭党恩活动,与困难群众一起算脱贫政策福利,详细列出集体和群众个人享受政策清单账。集体层面包括基础设施、办公经费、产业发展等资金投入明细,群众个人层面包括获得的低保五保、粮食直补、退耕还林、产业补助等政策性收入。通过算细账,让群众真真切切感受到党和国家对贫困地区的大力投入,对贫困群众的倾情扶持,引导困难群众知恩感恩。

二是列“对比单”。在村便民服务中心制作专题展示栏9个,通过图文比照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展示乡、村、社的巨大变化。引导群众结合自身经历,主动讲述自己政策享受情况,讲述家庭收入和生产生活变化的情况。通过客观实在的新旧对比,群众提升了对党和政府的认同感,既大力支持党委政府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等各项工作,又在党委政府引导下大力发展产业,还积极主动帮助身边的困难群众。香源村贫困户刘才军10余次登台传授决,分享自己从贫困户到脱贫,再到致富带头人,成为远近闻名的蜂王的故事。象坪村李银平父母是贫困户,几年来她亲眼目睹扶贫干部对其父母关心关爱,见证了其父母一家在扶贫政策下如何走出贫困的全过程;同时,在贷款、圈舍补助、仔猪补助等产业扶持政策支持下,自己的小家庭也走出了2017年养猪失败的困境,目前有母猪120多头、育肥仔猪400多头,预估产值600多万元。她怀感恩之心,和丈夫一起主动带动、指导10户贫困家庭一起养猪致富,还向村党支部提出了入党申请。她说,感谢党恩,就要跟党走,入党现在就是她最大的夙愿。

三、真真切切“晒奉献”,提升信任度

一是“三真”帮扶。围绕两不愁三保障,组织全体乡村干部和市县扶贫集团干部开展三真行动,用真心沉下基层、动真情帮扶群众、下真功脱贫攻坚,“5+2”+,积极为帮扶户落实一套帮扶措施、开展一次以上的传统节日慰问、做一件贴心事 每月打一次电话或发一条短信,进一步细化落实帮扶十个一六到位六落实等专项帮扶活动,密切干群鱼水关系,让群众亲眼目睹各级干部帮贫扶困的实际行动,提升群众对干部的信任度和支持率。20207月大雨洪灾期间,驻乡工作队10名队员1个月不休假、不回家,与当地干部并肩战斗在抗洪战贫第一线。万春村驻村第一书记谭鹏昊带领群众创办了村集体企业腊肉加工厂,并为部分贫困户垫资入股,2年里该村群众共分红138.5万元,在该厂劳务收入共76.7万元,其中主要受益者为贫困户,得到了当地群众的充分认可和国务院办公厅官网及新华社等多家媒体宣传报道。

二是务实宣传。每季度开展一次群众满意度问卷调查,满意度高的干部,邀请重庆日报、华龙网等媒体实地采访,宣传报道,在天谷元乡微信公众号、扶贫工作QQ群等平台及时转发,树立典型;满意度低的干部,乡党委进行约谈,督促及时改进。驻乡1年又主动要求驻村接着干的重庆三峡学院扶贫干部秦远福、带着退休的妻子一起常驻天元村扶贫的重庆师范大学扶贫干部张建文、利用朋友圈帮助群众销售2000多斤蜂蜜的驻村第一书记傅伟、连续白天黑夜加班工作的乡扶贫办主任徐启平、为扶贫“三进三出鬼门关”的吉龙村干部陈流琼等先进事迹在群众中广为流传,全乡干群关系进一步密切,贫困群众对干部的理解度、信任度、支持率大幅提升,基层干部的工作积极性也不断提高。

三是主动宣讲。组织驻乡扶贫工作队、乡村干部和脱贫户代表,走进西南政法大学、重庆文理学院等多所高校,开展“脱贫攻坚进高校”专题思政课活动,组织四川美术学院、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师生深入天元乡社会实践,拍摄微视频,指导当地小学生写作文,反映扶贫干部的工作和乡村的巨大变化。让一线扶贫干部、贫困户与高校师生分享脱贫攻坚一线感人故事、工作实践和深刻体会,真实生动、有血有肉,引起广大师生的共鸣,进一步激发全社会对脱贫攻坚的理解与支持,营造了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

四、大大方方“晒努力”,提升主动性

一是典型示范。通过评选“脱贫光荣户”,设立脱贫光荣榜,开展好人微访谈”“榜样面对面”“探寻自我、努力学习校园宣讲会等活动,让身边典型大大方方现身说法,用身边故事教育和激励困难群众提振脱贫信心,自强不息,勤劳脱贫。两年来,累计评选脱贫示范户80户、优秀致富带头人39人,开展好人微访谈”“榜样面对面宣讲30场。宝坪村贫困户胡德兴从负债13万元到年收入13万元的励志故事在全县轮流宣讲,石银章、刘金平、刘勋平等脱贫典型的先进事迹得到《人民日报》报道后,贫困群众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不断努力,早日实现脱真贫真脱贫。

二是积分评比。制定《天元乡“1122”乡风文明建设积分兑换细则》,分村成立以优秀党员、致富能人为主的美丽乡村共建会志愿服务组织,在村支两委的带领下,充分发挥自治优势,每月定期开展乡风文明建设积分兑换活动,逐户查看房前屋后、室内室外等清洁卫生,并将孝老敬亲、诚实守信等10余个指标一并纳入打分,目前已评选出星级文明户350户,进一步提振贫困群众精气神。

三是法德双治。建立健全奖勤罚懒机制,发挥自治章程、村规民约的约束引导作用,对享受农村惠民政策却不思进取、好逸恶劳、屡教不改的群众,依法依规取消相关政策待遇,切实纠正脱贫攻坚中等靠要赖等不良风气,拒绝养懒汉。建立反面典型案例曝光台,对不赡养老人、赌博、迷信、违约失信等不良行为,一经查证属实,予以曝光,加强社会舆论监督,并适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案说法,坚决防止争当贫困户”“贫困光荣等现象发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