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日期:2021-02-20

    【摘要】  巫溪县华佳农业专业合作社领头人曾益俊说:“人的一生,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不做点事情出来,那就太划不来!”一个外出打工成功人士,富裕不忘家乡,返乡创业,带领57个贫困户种植构树,建设养殖场,激发内生动力,稳定实现增收,得到贫困群众的交口称赞。

魏巍巴山脊,滔滔宁河源。巴山一脉的金子山麓与大宁河源头的小龙洞在此不期而遇,青山绿水怀抱之中,重庆市巫溪县土城镇就坐落在这里。海拔800余米的黄龙村,群峰环拱,地灵人杰,向金山银山取宝,彻底告别贫穷落后,在脱贫攻坚的滚滚历史浪潮中,一群人、一条心、一股劲、一个目标,巫溪县华佳农业专业合作社破茧而出,有机构树种养殖一体化循环扶贫产业示范基地亦应时而生。

与老曾相识,是在田间地头。

草帽、短裤、胶鞋、锄头,好像傻乎乎的。黝黑微胖的脸,壮实的腰板和臂膀一样黑油油的,擦汗的毛巾别在皮带上。对人总是一脸笑,很随和,满口白牙倒还显得有那么几分不太协调。乍一看,老曾和中国千千万万的农民就没什么两样,但有一点可能有些不同,那就是他兜里揣的两部手机随时响个不停,估计事儿挺多。

他就是巫溪县华佳农业专业合作社的领头人,叫曾益俊,现年54岁,人们都习惯叫他曾老板儿。

听他说了一些话,才陡然发觉老曾这个人不简单,有思想,有见地,有眼光,有胆识,有干劲,有魄力。不仅一点儿也不傻,而且还有几分狡黠。

走荆襄,奔武汉,积累资金实力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以湖北武汉为中心的荆襄大地城市开发建设风起云涌,伴随的大规模城镇老旧房屋拆迁如火如荼,因地缘关系,渝东北地区外出务工的农民工随即蜂拥而至。老曾也和同村的几个穷苦兄弟伙们一起,前往加入湖北的拆迁队伍。推过墙、砸过窗、搬过火砖、捡过废铁、拉过板车、抬过大梁,不管是烈日暴雨还是数九寒冬,也不管什么是苦什么叫累,反正都是苦力,什么活能挣钱就干什么。挨过打、受过骗、伤过心、流过泪,看过几多白眼,听过几多嘲弄,反正没少遭罪。慢慢地,几年下来,手头也多多少少有了一点积蓄,兄弟伙们便商量着试试合伙当老板。就这样,由合伙承包拆小房子到拆大房子、由人工大锤到重型机械、由几万元到几百万元、由小老板到大些的老板,不经意间,一晃就在武汉等地打拼了三十余年。

“人多力量大,握紧拳头才有力,抱团才能做大事,这可能是我们在武汉打拼三十多年才摸索出的最成功的经验!老老实实地讲,我们都是农民,这些在别人眼中看来再简单不过的道理,我们硬是用了几十年的辛酸和血汗才想明白。现在有了这点钱,今后用来做什么?是给自己建个大房子买辆好车子到处去旅旅游还是将这些下苦力挣来的钱干点别的更有意思一点的事情?说实话,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很纠结。”

看得出,老曾说这话时,语气和表情都很凝重。

寻师访贤,借智聚力,谋划长远产业

“人的一生不容易,总得要做点有意思的事情才划得来。为了做现在的这个事情,我和家人产生过激烈矛盾,尤其是孩子们非常反对。好在这么多年我总有一班摸爬滚打都一路相随的兄弟伙,最终是他们给了我信心和决心,也是靠他们帮我解决了家人的担忧和顾虑。”

2017年前后,武汉及周边地区的房屋拆迁市场开始逐步收缩,木本植物可替代粮食类饲料的种养殖业受到国家重视,前景看好。“这不就是咱农民的老本行吗?全国各地都在奋战脱贫攻坚,我们也应当做出点事情来!”老曾他们当机立断,迅速处理完拆迁业务,回笼资金,带领几个兄弟伙远赴广西北海、河南兰考、河北邯郸、山东临沂等地考察学习有机构树种养殖项目。几个月时间里,他们深入田间地头了解构树栽培管护要领、深入养殖户实地参观牲畜饲养生长情况、深入车间学习有机构树饲料生产储运技术、拜访专家教授请教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对构树产业的影响等等。南去北往,忙得不亦乐乎,收获也是满满的。

“不管做什么事情,都必须得心里有数。非常感谢全国各地率先发展有机构树扶贫产业的各界朋友们的关照和支持,我们学到了很多实用的东西。这个产业,连国家扶贫办都非常重视,中科院植物研究所的沈世华教授对我们这些山里来的农民悉心赐教,一点架子都没得,这就让我们更加有了信心。况且,畜牧养殖业这块,除了受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外,应该是一个长远产业。现在,党的政策这么好,只要跟着党的政策走,就一定不会出差错。”

租土地、建厂房、购种畜,构树产业初具规模

借智聚力、心中有数这些功课完成以后,老曾带领他的这些兄弟伙们迅疾回到家乡——重庆市巫溪县土城镇黄龙村,遍访当地群众及村社干部,认真倾听他们的希望和要求。黄龙村地势平坦,土质肥沃,气候温湿,水源丰足,盛产玉米、大豆、洋芋、红苕等传统农作物,更是发展有机构树一体化循环扶贫示范产业的理想之地。当地群众历来就有饲养生猪、山羊、黄牛、土鸡等家畜家禽的习惯,只可惜经营粗放,传统养殖业由来已久根深蒂固,科技含量低微,商品率极低。听闻有高科技扶贫产业来带动群众增收致富,当地群众的热情空前高涨,纷纷跃跃欲试。在镇党委政府和黄龙村支两委的大力支持和本村群众的积极参与下,华佳农业的有机构树种养殖扶贫产业如期启动并顺利实施。2019年下半年即完成第一期农户土地租赁计559亩,今年开春之后迅速完成土地翻耕整饬、埋肥起垄及地膜压覆等准备工作,四月中旬左右已完成构树苗移栽500余亩近40万株。虽然受今年不良气候及新冠疫情等影响,但在老曾的精心管护下,目前普遍长势良好。同时,积极组织人力新建生猪育肥舍、能繁舍、保育舍等标准化生猪养殖场2000余平方米,构树饲料生产车间600余平方米及办公室、热源室、监控室等配套设施。截至目前,已从山东、江苏、四川等地分批次购进能繁母猪60头、公猪2头、今年育肥出栏的商品猪近300头。构树饲料生产车间的机械设备正在加紧安装调试,两个500余立方米的蓄水池已经建成投用,构树青饲料收割在即,有机构树饲料加工将全面组织生产。

“万里征程刚起步,接下来,我们将积极探索并积累构树栽植管护、生猪养殖实践、有机饲料生产、温湿度管控、饲养精细化、防病防疫、精粗料配比等经验,并逐步扩大养殖种类和规模,将山羊、黄牛、土鸡以及湖北黑鱼等作为有机构树循环产业做大做强的必要补充。力争通过5年的建设和发展,打造2000亩杂交构树种植基地,配套年出栏50000只‘构树鸡’、2000头‘构树猪’、500头‘构树牛’、3000头‘构树羊’的标准化构树生态循环产业园,直接吸纳20户贫困户务工就业,带动200户贫困户增收致富”。 说到华佳农业合作社未来的发展,老曾眼里放光,脸上洋溢着自信和幸福的笑容。

先带后、强带弱、富带贫,扶贫效益逐步显现

“我们巫溪是个国贫县。总的来说,家乡穷、家乡苦,但还有好大一部分家乡的父老乡亲更穷更苦。传统的农耕产业只能养活人,却致不了富。有劳力外出打工挣钱的还好一点,那些没劳力外出务工挣钱的就只能眼巴巴地等着国家来扶贫。坐在金山银山上却又穷又苦,端着金饭碗讨米,这种滋味,真的让人不好受!”

应该是感慨太实诚吧,五十多岁的老曾,说这话时居然眼眶湿漉漉的。

“我们都是农民,农民都很现实,我们都很害怕吃亏上当,这些都很正常。现在我们这个合作社虽然有一大部分群众都积极参与进来了,但仍然还有一少部分群众尤其是家庭特别困难的贫困户依然在观望等待,怎么办?我就动员合作社的兄弟伙们到贫困户家去劝说,就直截了当地告诉这些贫困户我们这些几十岁本来可以多少享点清福的人将身家性命都豁出去了,他们还有什么好顾虑的?”顿了顿,老曾又说:“我们合作社这些合伙人花钱花精力花心思来创办这个扶贫示范基地,不单纯是为我们自己老了能挣点钱同时带领乡亲们脱贫致富,我们更希望能借此来拓宽他们的视野,让他们的眼光和脚步都投向大山的外面去。因为世界到底有多大,不去走一走,就真的不晓得。”

现在真的好了!先看清楚了的带动后来才想明白的,年富力强的带领年老体弱的,先富起来了的带着现在还贫困的,大家的心是一条心,攒成的是同一股劲,齐心协力干事创业脱贫致富。

“以前打破脑壳都想不到,有一天我们也还能当老板儿”,雷清贤、雷清云、邓来华等人经济基础相对好一点,听说老曾要回乡发展构树,多方筹资,每人入股15万元,与合作社的合伙人捆绑一起承包育肥舍的商品生猪养殖,自己当股东,每年保底分红4万元。

黄龙村一社特困户陈延太,四十多岁,憨厚老实,没文化也没技术,只晓得成天拼死拼活地种田。母亲及妻子都是重残,孩子年幼,一家人日子过得惨兮兮紧巴巴的。从去下年以来,陈延太租出绝大部分农田,在亲友的带领下一直坚持在华佳合作社务工,现已获得劳动报酬15000余元,今年底的脱贫攻坚达标验收已经不是问题。

“自从曾老板儿搞构树以后,我出租了8亩土地,一年稳定收入4000块”。 廖本国是一名手艺人,以前靠打零工,饥一顿饱一顿。老曾了解后,将他聘请为基地技术员,每年固定工资5万元, 廖本国从此过上了衣食无忧的日子。

华佳农业发展构树产业以来,共租赁57户群众土地500余亩,其中贫困户18户260亩,户均年增收7000元;带动本村57户贫困户和非贫困户及邻近村社劳动力就近务工2000余人次,累计支付群众务工报酬近40万元,户均增收超过3000元;与15户贫困户签订构树订单种植、构树猪订单养殖协议,公司免费提供构树种苗、猪苗及构树饲料,统一提供构树管护、构树猪养殖技术并保价回收,预计户均年增收将达到2万元。

“人的一生,真的很不容易。如果不做点事情出来,那就太划不来!”老曾似乎在自言自语,可是,他的那几个兄弟伙和围坐在他身边的群众都不停地点头。

是的,他们太不容易了。小荷才露尖尖角,路还长着呢,他们都决心坚定地走下去!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