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城口:做活生态文章 引来绿色财富

日期:2021-02-05

    【摘要】 河鱼乡依托高山生态优势,引进社会资本,成立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以农耕博物馆为主题,打造遇见·三十一涧精品民宿,带动周边农户发展乡村旅游“森林人家”农家乐62户。2017-2019年,河鱼乡年均接待游客从4万人增加到8万人,年均增长26%。通过在民宿及景区景点务工,解决了1500余人的就业难题;通过销售山地鸡、蜂蜜等农副产品和根雕、草鞋等旅游商品,为750余户村民带来了经济收入。

城口县地处重庆市最北端大巴山南麓腹地,距离重庆主城400多公里,是重庆市目前唯一未通高速公路的区县。全县90%的面积为山区,林地占比高达86%,山大坡陡,沟壑纵横,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地区。长期以来,受区位条件、资源条件和资金条件等诸多因素困扰,县域经济总量小、发展速度慢。为摆脱社会经济发展上的诸多困难,从2012年开始,城口县委县政府立足城口生态环境保护前提,分析城口资源现状,作出了将旅游产业打造成为县域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决定,着重打造以大巴山森林人家为主要载体的乡村旅游。河鱼乡位于城口县东部,距县城39.8公里,幅员面积133.8平方公里,辖1个社区4个村、37个社,1398户,总人口5129人,海拔800-2500米,是典型的高山乡镇。近年来,河鱼乡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以脱贫攻坚工作为统揽,以农文旅融合发展为切入点,积极推进乡村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力求把良好的生态资源、旅游资源等资源优势,变成市场优势、经济优势和致富产业。

一、加大投资改善旅游基础设施

为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河鱼乡政府围绕景区景点实施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采取多种渠道解决乡村旅游资金难题:一是积极争取上级在大巴山森林人家融资担保基金上的信贷支持,积极争取在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建设用地上的政策保障;二是在畜牧村两扇门乡村旅游集群片区建设中,通过优化项目包装,采取以商招商、亲情招商等多种招商方式大力招商引资,先后成功引进15家社会力量参与大巴山森林人家的建设。近两年来,加宽改造岚天至河鱼,河鱼至陕西平利,河鱼至高观的道路,2019年,启动河鱼界梁-黄安坝道路建设,着力打通景点与景点之间的连接道路,实现县城到景区之间的无缝对接。同时,河鱼乡政府积极主动对接县级各部门完善旅游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增设景区停车场错车道,修建旅游观景平台,不断提升旅游场所接待能力和接待质量。

二、引进经营主体示范带动发展

在乡村旅游产业培育过程中,充分发挥广大群众的积极性是关键。建设初期,河鱼乡群众对于乡村旅游的脱贫增收作用抱有怀疑态度,怕投入、怕风险,参与积极性普遍不高。乡政府通过招才引智,引进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带头人,做示范引领。章兵,就是典型代表。在平溪打造“遇见三十一涧”的精品民宿。

平溪村位于河鱼乡北部,距河鱼乡场镇3公里,全村共有建卡贫困户52200人,是全县90个贫困村之一,但相对落后的经济环境却让这里的原生态资源得到良好保存。全村林木苍翠、溪水缓流,平均海拔1200米,夏无酷暑、气候宜人,是天然的氧吧,绝好的避暑纳凉之地。2017年,在当地政府支持下,章兵投资1000余万元,精心设计民宿,将废弃的树枝打磨成衣架,将刻着年轮的树根做成挂钟,将“断木”做成洗手盆底架,将造型独特的树杈拼接成烛台,同时,大量采用原木、青瓦、土石、麻绳等元素,巧妙搭配进全景落地窗,让31间客房各式特色、各有主题,时刻彰显着自然气息、充满了山野情趣。2018年,民宿对外开放后,迅速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开业当年营业收入达到300余万元。

“遇见三十一涧”民宿的成功,让周边农户看到了从事乡村旅游赚钱的希望,也打消了村民原本对发展乡村旅游增收致富的疑虑。2018年,当地政府委托章兵对村里5栋长期闲置的农房升级改造,由政府投入资金,由章兵负责运营维护,而村民在享受房屋租金和农村集体经济分红的同时,还可以就地务工和销售农特产品,提高经济收入。67岁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刘明翠就是其中之一,通过对她原有的两层土坯房加固改造,一度潮湿脏乱的房间有了卫生间、窗户和阳台,升级成了一栋充满情调的乡村民宿。54岁的村民韩淑熬由于要照顾老人和小孩,原本和老伴一直赋闲在家,现在成了民宿酒店的“大厨”,做的饭菜很受游客欢迎。据统计,现在“遇见三十一涧”及周边民宿每年接待游客9000余人次,经营收入达到180万元。

三、丰富旅游业态提升旅游品质

搞好乡村旅游是个系统工程,不仅要满足游客的需求,还要满足游客娱乐的需要。河鱼乡将当地旅游资源打捆整合,成立了多个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社,不断丰富乡村旅游业态:一是修建农耕博物馆。2015年,河鱼乡确定了主打农耕文化牌的发展战略,修建农耕博物馆,吸取山区农耕文化精髓,创新农耕元素展现方式,以回味农耕、追忆乡愁为主题,将锄头、蓑衣、灰儿坑等农耕器具在6个展厅和1个露天庭院集中展示,让游客在体验传统农耕项目石磨、风车、榨油坊的同时,回想起被时间封尘的传统农耕民俗文化,追溯起游客心中独一无二的乡愁记忆。依托农耕博物馆,当地还打造了一台《山恋河鱼》情景剧,结合声、光、电等科技手段,再现了大巴山地区原生态的农耕文明,成为了全县最为出名的原乡民俗文化旅游品牌项目。二是建设农耕体验园。在农耕搏物管设计了推石磨、捉泥鳅、过梅花桩等众多农耕体验项目和文化娱乐设施,让游客在欣赏青山绿水的同时也能体验野趣。三是培育网红景点。整合自然资源打造了如河鱼社区的情人谷,畜牧村的丝棉园露营基地等;在民宿群周边林地,借助山林生态优势,投资190万元建设了9栋森林木屋。今年五一开业期间,网红景点“情人谷”日均接待游客0.6万人,实现近5万元的旅游纯收入。

经验与启示

河鱼乡较好地把握了保护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不搞大拆大建,而是依山就势,充分利用当地山林、溪谷、农田等自然资源,巧妙结合农耕文化元素,培育出一条既坚守绿色底线又彰显特色文化的生态旅游发展道路。同时,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避免出现旅游业单一满足游客住宿需求,花大力气、花真功夫在农耕体验上做文章,培育出农耕博物馆、农耕文化体验园、情人谷、两扇门集群片区等重点景点,由点串线,由线及面,带动了河鱼乡乡村旅游的整体升级蜕变。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