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乡村振兴>产业发展

武隆:深入践行“两山”论 积极探索旅游扶贫“新路子”

日期:2021-02-05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武隆区,持续践行“两山论”、走深走实“两化路”,积极探索将特色生态资源转化为脱贫攻坚发展优势,以仙女山、白马山、芙蓉江、大溪河、桐梓山等主要贫困区域为重心,建设天池苗寨、复兴田园、纤夫院子、堰塘乡村等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对全区75个贫困村实现100%全覆盖。约10万人从事涉旅工作实现增收致富,近3万名建档贫困人口靠旅游带动摆脱贫困,近1万名涉旅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蹚出了一条贫困山区旅游扶贫的新路子。

201711月,武隆区在全国率先退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行列,2019年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建档时14.8%下降至0.03%。该区先后获评“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城市范例奖”“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成为同时拥有“世界自然遗产地”“国家5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4块金字招牌的地区之一,旅游扶贫入选《世界旅游联盟旅游减贫案例2018》。今年5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会议经济界联组会时,为武隆区走出的脱贫新路子“点赞”。

一、聚焦“山水”发展全域旅游,让“山区”变“景区”

将辖区内“七山一水两分田”的传统发展劣势转化为特色生态优势,在保护好“绿水青山”基础上打造全域景区,使“绿水青山”更好地发挥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突出“全景式打造”。坚持“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在守护好世界自然遗产地这块“绿色瑰宝”前提下,将全境作为一个“大景区”“大公园”进行打造。以仙女山、白马山、芙蓉江、大溪河、桐梓山等主要贫困区域为重心,对全区691处可开发旅游资源进行统筹规划,构建“一心一带五区一网”全域旅游布局,加快建设“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两山’实践创新示范区”和“产城景融合发展先行区”。已成功打造仙女山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先后建成武隆喀斯特旅游区(天生三桥、仙女山、芙蓉洞)5A级景区、龙水峡地缝和白马山天尺情缘24A级景区,梯度储备羊角古镇等A级景区20余个,配套建设天池苗寨、复兴田园、纤夫院子、堰塘乡村等100个乡村旅游示范村(点),对全区75个贫困村实现100%全覆盖。

二是引导“全社会参与”。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部门联动、全民共建”大旅游格局,每年设立3000万元旅游产业发展资金,出台系列扶持政策,引导农民发展小加工、小餐饮、小旅店、小农场等涉旅“十小企业”,鼓励各类市场主体组建旅行社、酒店、旅游服务公司等,在坚持生态保护的前提下围绕旅游发展运作。截至目前,该区已发展涉旅企业1000余家,涉旅商户8000余家,发展从事乡村旅游接待户4000余户,接待床位达4.6万张,约10万人从事涉旅工作实现增收致富,近3万名建档贫困人口靠旅游带动摆脱贫困,近1万名涉旅贫困人口人均年收入达2万元以上。

三是推进“全方位服务”。加快旅游服务国际标准化建设,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实施“交通提升计划”,构建覆盖全区的旅游交通枢纽和换乘体系,累计建设农村公路4390公里,乡村旅游点和贫困村覆盖率达100%;与腾讯公司联合打造全国首个区域级智慧旅游平台“一部手机游武隆”,为游客提供线上“一站式”精准服务和定制服务;建立区、乡镇、村组“三级联动”服务体系,引导并培训乡村旅游公司、农村专业合作社、致富带头人、涉旅群众等开展旅游接待业务,为游客提供专业化、人性化服务;在全市率先成立“旅游综合执法支队”,完成“1+3+N”多部门联动的旅游综合执法体制改革,切实保障来武游客权益。近年来,该区游客满意度持续位居重庆首位。

四是实施“全球化营销”。坚持全民参与、全球化营销,组织辖区区级部门、企事业单位和26个乡镇(街道),组建16个旅游扶贫营销集团、108名“专职”营销人员,在国内100余个大中城市及日本、韩国、东盟、欧美、非洲等国际市场开展组合营销,通过节会营销、网络营销、国际社交平台引流等多种形式,积极拓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市场,形成“在旅言旅、全民兴旅、全球宣旅”的良好氛围。近5年累计境外组客300余万人次,与瑞士、匈牙利、新加坡等11个国家实现友好合作,缔结格林瓦德等3个“国际友城”,仙女山与瑞士少女峰结成“共建景区”,“自然的遗产·世界的武隆”旅游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在国内外持续提升。

二、聚焦“旅游+”推进融合发展,让“产品”变“产业”

坚持“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持续推进旅游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旅游+”,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生态+大旅游+大产业”格局,持续提升旅游业对群众脱贫增收的带动和辐射效应。

一是旅游与文体“联姻”。坚持“文体旅”融合发展,深入挖掘和保护传承老百姓身边的地域文化、民俗文化、民族文化等,依托喀斯特地区独有的户外运动资源,融合打造“印象武隆”山水实景演出、仙女山露营音乐节、国际山地户外运动公开赛、国际百公里山地越野赛等一批文化体育产品,文化产业产值突破5亿元,带动群众持续增收。如浩口乡田家寨通过深入挖掘该村苗族文化和蜡染文化,成功申报为国家级传统村落,田家寨也成为远近闻名的民族文化旅游示范点,带动了周边60多户230余名群众(其中贫困户1451人)通过销售农特产品、提供餐饮和住宿服务等实现了增收。又如,通过深入挖掘乌江“纤夫文化”,与国际知名导演张艺谋联合打造的大型山水实景演艺项目“印象武隆”累计演出2400余场、收入近4亿元,获得了“中国首届视界大赏年度最佳旅游演出奖”“中国旅游总评榜年度旅游品牌大奖”等20余项品牌荣誉,成为全市文旅融合的典范。当地200余名村民(其中贫困户9名)白天干农活、晚上当演员,每年人均增收36000多元。

二是旅游与康养“联建”。依托“中国首批森林氧吧”“仙女山国家森林康养基地”丰富的康养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养生养老、体验为主题的康养旅游产业,先后引进社会企业投资约300亿元建设仙女山国际生态康养小镇、树顶漫步自然营地等康养项目,拓展“观光游”为“养生度假游”,度假区避暑养生的游客高峰期达20万人/天,康养业的发展为群众在“家门口”就业创业创造了条件。如仙女山镇石梁子社区401户中有391户从事旅游相关工作,实现资产500万元以上有17户,100500万元有285户,68户贫困户比全区贫困人口人均收入高2000元以上。又如仙女山镇荆竹村引进“归原小镇”康养项目,探索形成“田园+乐园+庄园”发展模式。2019年累计接待游客30万人次,带动全村人均增收1万余元,60户贫困户实现增收脱贫。

三是旅游与农业“联合”。构建农业“生态、生活、生产”协调一致的“三生”空间,发展“生态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农旅融合产业,既“美山坡”又“富村民”。结合高山蔬菜、有机茶叶、特色林果等农产业发展,打造7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建成60余个农旅融合旅游示范村点,形成“春赏花、夏纳凉、秋摘果、冬滑雪”的农旅融合业态,联合电商平台“线上+线下”销售农产品,带动全区80%以上农户实现增收。如火炉镇筏子村(市级贫困村)致富带头人申建忠带领全村200余户农户在石漠化区域发展脆桃3500亩,吸引大批游客“春赏桃花、夏摘脆桃”促进消费,“火炉脆桃”成为重庆市名牌农产品,全村人均纯收入增至15680元,68户贫困户均实现增收脱贫,该村获评国家农业农村部第八批“一村一品”示范村、重庆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村。又如黄莺乡复兴村(市级贫困村)大力发展水稻产业,与市农科院联合建成500亩生态稻田示范基地,成功打造“龙洞贡米”品牌,同步建设溪流喷泉、仿古水车等景观发展“稻田观光游”,培育精品民宿10家,全年实现稻米销售和旅游收入近200万元,带动123户贫困户户均增收2000元以上。

四是旅游与工业“联营”。坚持“工业和生态共生”,致力打造绿色工业经济,重点发展无污染、低能耗的生态工业,同步产生旅游效益。先后引进江口水电、大唐风电、页岩气等一批清洁能源项目,衍生打造了芙蓉江、寺院坪景区,带动了当地经济发展;培育羊角豆干、土坎苕粉、鸭江老咸菜等一批农产品加工业项目,让制作过程“能闻、能看、能体验”,并将农产品加工体验项目融入羊角古镇等景区景点业态,增加了景区的游客吸引力,拉动消费助力增收。如该区引进大唐风电公司在和顺镇打蕨村(市级贫困村)建成山地风力发电站,充分利用55台风力发电机组“风车景观”,与当地竹海、石林、高山湖泊等生态资源以及平均1200米海拔优势融合,成功打造了寺院坪景区,大力发展避暑观光游、研学游等业态,每年吸引3万余名游客观光度假,带动周边群众500余人吃上旅游饭,打蕨村42名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三、聚焦“共享”创新增收模式,让“风景”变“钱景”

旅游扶贫工作就是把“全民增收”作为发展旅游的落脚点,积极探索多种增收带动模式,努力把“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美丽“风景”变为美好“钱景”,让老百姓实实在在分享到旅游发展“红利”。

一是探索“廊道带动”增收模式。将生态资源相似的贫困地区就近纳入仙女山、白马山、石桥湖、桐梓山4个旅游扶贫带,并作为4个“旅游黄金廊道”进行打造,统一规划发展高山蔬菜、有机茶叶、特色林果、生态渔业、中药材等产业,建成集交通组织、空间整合、产业集聚等为一体的扶贫开发示范片区,带动廊道内群众实现增收致富。目前仙女山、白马山片区成为全市旅游扶贫的典范。仙女山旅游扶贫带7个乡镇(街道)、50个行政村、近5万名农民实现人均纯收入1.2万元以上;白马山旅游扶贫带内白马镇豹岩村利用生态和海拔优势发展茶产业,成功打造全市知名红茶品牌“仙女红”,全村85%农户依靠红茶产业带动增收,89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1.3万元以上。

二是探索“集镇带动”增收模式。充分利用各集镇特色生态资源优势进行规划打造,实行“一地一策”。全区依托集镇建成易地扶贫安置点169个,搬迁安置1.09万户、3.83万人。引导安置点和集镇居民发展家庭公寓、快捷酒店、商品销售、特色美食等旅游商贸服务,仙女山、江口、双河、和顺、赵家、大洞河等多个旅游集镇近5年农民人均收入增速均达15%以上。如双河镇木根村在整村脱贫前贫困发生率达52%,通过易地扶贫搬迁农户156561人(含贫困户45153人),依托高海拔地区良好的生态资源和全市高山蔬菜示范基地建设的带动,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该村95%以上农户均直接或间接参与乡村旅游发展,年接待游客近60万人次,旅游收入达1.2亿元,2019年该村人均纯收入比2009年增长近6倍,成为全区首批脱贫和首个实现基本小康的行政村。

三是探索“景区带动”增收模式。坚持“建一处景区、活一带经济、富一方群众”,在仙女山、天生三桥、芙蓉洞等景区进出通道区域建设专门的创业区和农特产品销售一条街,引导景区原住民及周边群众发展特色小吃、特色农家、农产品或旅游商品销售等商业,同时依托景区开发、旅游项目实施、旅游服务等,带动景区及周边群众2万余人实现就业创业。如芙蓉洞景区带动从事涉旅行业的农民达1500余人,年收入5万元以上;仙女山景区通过项目建设、商贸等吸纳景区原住民2203人就业,带动1万余名辖区农民从事涉旅“第二职业”,实现年收入6万元以上;土坎镇关滩村在“羊角古镇—仙女山”环线建成后,全村发展农家乐21户,培育2家龙头企业带动家庭作坊生产“土坎苕粉”48户,全村年收入达4000万元以上,带动1873名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四是探索“经营主体带动”增收模式。积极引进社会投资,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推行“公司+农户”“公司+合作社/村集体+农户”“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等模式,引导农民以资产、经营权等入股联营发展乡村旅游,实现股金分红、劳务收入双重收益。全区累计成立1070个专业合作社,引进200余家企业投资达10亿余元,带动当地群众实现增收。如后坪乡(市级深度贫困乡)引进区喀斯特惠隆乡村旅游公司,将“国家传统村落”天池苗寨的原生态资源和苗家文化融合打造乡村旅游示范点,公司与村集体、社集体及44户寨民共同成立“苗情乡村旅游股份合作社”,寨民以田、土、林、房10年经营权折价人民币500余万元入股,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合股联营打造精品民宿和特色餐饮,实行“固定分红+收益分红”。2019年农户及贫困户已分红52.3万元。今年“五一”期间,苗寨累计接待游客9000余人次,实现综合收入60余万元,成为该区旅游扶贫的典范。

经验与启示:

旅游扶贫是扶贫开发模式的一种创新,既是“输血式扶贫”,又是“造血式扶贫”。武隆区通过旅游扶贫改变了贫困山区的面貌,取得了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显著改善,生态环境持续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等一系列成效。在实践中,关键在于五个坚持:

一是坚持战略全局的视野。始终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始终做到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管理、高定位营销,引领武隆旅游由“重庆的武隆”“中国的武隆”向“世界的武隆”嬗变。

二是坚持富民增收的宗旨。坚持把“富民增收”作为发展旅游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增强旅游产业的辐射联动效应,鼓励城乡居民特别是贫困农民积极参与旅游服务,尽力为群众搭建创业就业平台,让老百姓获得更多实惠。

三是坚持融合发展的路径。突破一产、二产和三产的界限,推进旅游与相关行业的融合,将部门联合和产业融合作为旅游发展新的增长点,形成多点支撑、融合发展的“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

四是坚持锲而不舍的态度。武隆旅游发展27年来,历届党委、政府都下定决心发展旅游,不懈怠、不折腾、不动摇,矢志不移、锲而不舍地把旅游产业作为主导产业和富民产业,一张蓝图绘到底,一把手抓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到底。

五是坚持生态优先的理念。始终秉承 “生态是武隆最大的财富,最大的资源”的理念,心怀敬畏爱护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鸟一兽和江河溪流,落实好“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