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重庆乡村振兴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3〕20期 重庆江津:深化推行“院落制” 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日期:2023-05-17

近年来,江津区以全国乡村治理体系建设试点为契机,坚持以治理促建设,以建设促发展,创新“院落制”治理模式,深入挖掘“院落制+”潜能力,优化“院落制+”表达式,着力打造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一、推动机制融合,变“院落制”为“院落治”。持续深化完善“院落制”组织形式和运行规范,推动“治理”与“制度”有机融合。一是坚持党的领导,精细治理框架。构建“村党委(总支)—党支部—党群驿站”“村书记(总院长)—村民小组长—院落长”等框架,在大院设立党群驿站,大院所在党支部选派1名党员入驻驿站,协助院落长处理事务。二是坚持村民主体,延伸治理触角。实行院落长、监督员、建设员、产业员、宣传员、服务员“一长五员”开展具体工作,鼓励老党员、退休干部、返乡创业者等乡贤积极参与,实现“大院事大院说,大院纠纷大院解,大院活动大院办”。三是坚持清单运作,明晰治理规范。民主商议制定“院落公约”“特色清单”,通过顺口溜、三句半等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展示“院长权责”“院中事务”,传播“院规院训”“家风家训”,确保治理成效。

二、推动功能融合,变“样板院”为“特色院”。拓展大院功能和内涵,推动“院落制+”融合治理,因地制宜建设“津彩大院”。一是聚焦环境提质,建造美丽家院。通过“院民自治+政策激励”方式,优先整治改善大院农村人居环境质量,变“院景”为“风景”。如先锋镇保坪村,充分发动院民自主参与,利用“旧砖老石”打造微田园、微景观,形成“九院九景”各美其美,院民环境整治自筹建设比例达到40%二是聚焦产业带动,打造经济庭院。以产业发展为中心,利益联结为纽带,“一院一业”发展庭院经济,激发院民共建共治共享。如嘉平镇铜鼓村天井大院进一步打通产销链条,创建“嘉里果蔬”社区配送品牌,助推蔬菜销售。三是聚焦一老一小,塑造服务大院。坚持“政府购买服务+院落自助服务”两个渠道,提供政策解答、矛盾调解、教育辅导、照料看护四类服务,逐步实现老有所养、妇有所助、幼有所育三大目标。如中山镇白鹤村回龙湾大院组织假期返乡大学生开办免费小学生辅导班,吴滩镇郎家村冲口大院定期上门了解散居特困人员日常情况和开展留守老人谈心聊天活动。四是聚焦文明乡风,营造文化大院。深入挖掘本土“红色文化”“古镇文化”“长寿文化”等,通过在大院开展群众文体活动,营造向上向善乡风民风,实现“文化立院”。如珞璜镇合解村整村推进文化大院建设,建成书画、家风、善廉等主题文化大院13个,年均接待村民5万余人次。

三、推动载体融合,变“空心院”为“实心院”。坚持发挥载体优势,扩大治理外延,让“治理有效”服务大局。一是以“积分+”提升治理参与度。进一步优化积分细则,创新将乡村治理“积分制”同新时代文明实践积分联动推进,支持积分既兑换生活用品又能兑换社区服务,变“完成任务得积分”为“体验过程得积分”,推动院民邻里互助,激发院民参与热情。二是以“数字+”提升治理智慧度。实施“110村”农村信息化建设试点,建成乡村治理数字化平台,推动乡村治理和群众参与实现精准化、在线化、实时化。如贾嗣镇龙山村联合科技公司,绘制实景三维模型地理信息数字图,让院落区域、产业规划、院民信息等直观精细呈现,有力提升治理效能。三是以“组织+”提升服务和谐度。通过联动群团、社会组织,搭建“老协+大院”“妇联+大院”“共青团+大院”等治理平台,进一步发动“老妇幼”三类群体参与乡村治理,推动大院和谐共建。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