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重庆乡村振兴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3〕18期 重庆秀山:“四个环节”精准发力 持续巩固产业帮扶成效

日期:2023-05-17

秀山县坚持把产业帮扶作为群众增收的重要抓手,依托本土特色资源和产业发展基础,深入落实产业帮扶政策,着力在资金投入、产业支撑、三产融合、利益联结“四个环节”上下足功夫,有力推动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保障群众稳定增收,推动巩固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见实效。

一、优化投入方式,发挥资金政策效应。一是加大财政投入。出台低收入脱贫人口产业扶持政策,鼓励自主发展产业和“五小”庭院经济,精准谋划项目库,增加产业发展资金投入,整合各类财政资金用于产业发展占比达58.9%二是强化金融支持。创建乡村振兴金融综合服务平台,大力推广“秀兴通”、渝惠融信易贷,发放脱贫人口小额信贷和“富民贷”,支持发展特色产业。创新设立特色农业保险基金,率先在黄精、茶叶、油茶等产业试点灾害险。三是引导社会投资。积极引导工商资本下乡,动员73家民营企业参与95个村(社区)产业发展,积极打造“万企兴万村”示范基地50个,为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提供助力。

二、强化产业支撑,发挥助农增收作用。一是规模化发展主导产业。出台特色产业可持续发展十条措施,培育壮大中药材、茶叶、油茶、水果、畜禽五大优势产业基地百万亩,实现村村有主导产业、群众有增收渠道。注重农业品牌建设,“秀山银花”“秀山茶叶”“秀山土鸡”获评国家地理标识,山银花、黄精2个主导品种纳入“渝十味”品牌。二是示范化打造特色产业带。全面推进“一山两盖”三大特色产业万亩示范带建设,实施“通道三化”工程,形成连点成线、连线成片、连片成带的产业发展格局。培育农业特色产业集群6个,建成标准化产业示范点32个,组建6个产业指导组,选派产业指导员深入帮扶村开展产业指导,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三是集群化建设农业产业园。加快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纳入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创建,争创“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获批国家农业产业强镇1个、市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建成县级农业产业园15个,打造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1个、市级“一村一品”示范村镇32个。

三、深化三产融合,提升全产业链水平。一是“农业+工业”。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发展现代农业,推动农业“接二连三”融合发展。依托基地优势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示范企业、链主企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产值38亿元。引进深圳海王、天津红日、陕西步长等上市企业,大力发展特色农产品产地加工和精深加工业,形成中药材、茶叶、畜禽310亿级全产业链,着力建设100亿级山银花产业园。二是“农业+电商”。强化“电商+”产业融合,促进种养业向产加销全链条拓展。投用电商加工线,打造本土品牌,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建成农产品电商基地2100个,近万农民直接享受电商发展红利。依托自有“村头”电商、“渝秀购”小程序等网络平台,开展消费帮扶行动,全年农特产品电商销售额实现18.6亿元,带动群众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三是“农业+旅游”。深入实施农旅融合发展战略,因地制宜打造乡村旅游精品工程,推动产业园区化、园区景区化、农旅一体化,农旅融合产值达到3.3亿元。

四、实化利益联结,提升联农带农质效。一是突出产业项目带动。加强对产业项目联农带农情况动态监测,将政策扶持与联农带农效果有效挂钩。积极推广资产收益、土地流转、资金入股、务工就业、生产托管、租赁经营等利益联结方式,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依托特色产业基地和产业发展项目,带动6.26万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增收。二是突出市场主体牵引。依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全面推行“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农户”“集体经济+公司”等联农带农模式,构建农户企业利益共同体,推动实现农民增收。三是突出集体经济引领。出台《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施方案》《农业项目财政补助资金股权化改革方案》等文件,投入集体经济发展资金落实项目,持续壮大集体经济。全县村集体经济平均经营性收益突破10万元,其中收入50万元以上村8个,实现农户分红300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