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府网 | 重庆市人民政府网 无障碍 | 关怀版 | 登录 |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重庆乡村振兴

重庆乡村振兴专报〔2022〕3 期 重庆垫江:三措并举稳成果促振兴

日期:2022-04-28

重庆市垫江县通过创新“党建+社会救助”模式,建立大病救助“一事一议”机制,完善“产销融合”链条举措,从面上织牢防止返贫监测网,从点上纾解因病致贫返贫难题,从根上提升脱贫产业发展水平,确保发展基础更加厚实、脱贫成果更加稳固。

一、创新“党建+社会救助”模式,拓宽防返贫监测渠道

探索“党建+社会救助”模式,拓宽防止返贫监测渠道,确保监测对象“应纳尽纳、应扶尽扶”。一是搭建智能救助平台。在已有的“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社会救助综合信息平台和“垫江社会救助”微信公众号上,创新搭建“党建+社会救助”智能救助平台, 增加“救在身边”“智能研判”“监测预警”等功能模块,实现救助需求信息实时采集、实时上报。借力涉权事项监督平台,定期比对城乡低保、临时救助、“五项补贴”等信息,筛查异常数据,反馈相关部门逐条调查核实。二是健全主动发现机制。依托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机制,建优配强救助指挥员、救助协理员、救助快递员的党员“救助三员”队伍,坚决避免因“脱保”“漏保”或救助不及时造成规模性返贫。三是扎实推动为民办实事。根据“党建+社会救助” 平台收集信息,分乡镇(街道)制定重点实事任务清单,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扎实推动党员干部为民办实事行动。广大党员根据任务清单,主动认领,积极行动,与困难群众结对开展帮扶。目前,全县共有监测对象 405 1122 人,新识别监测对象 2 6 人,全部安排帮扶干部结对帮扶。

二、建立大病救助“一事一议”机制,纾解因病致贫难题

建立大病救助“一事一议”机制,对大额支出医疗费用并影响生活的对象实施精准救助,防止因病致贫返贫。一是建立大病救助“一事一议”联席会议机制。持续完善大病救助“一事一议”联席会议机制,针对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等多重保障后,自付费用确实无力承担的特殊贫困患者,通过“一事一议”落实救助政策并扩大到全部低收入人群建立由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任组长单位、相关部门为成员的“一事一议”联席会议制度,针对县卫生健康委审定后需要救助的困难群众问题召开联席会议,共同协商救助措施和解决办法。是明确“一事一议” 救助对象和标准。对已享受市级“一站式结算平台”健康扶贫政策救助后,县级救助符合医保报销的医疗费用达到 90%的;以及脱贫人口享受各项医疗救助后仍存在自付金额较大的实行兜底救助。个人自付 1 万元以下的由乡镇(街道根据情况自行解决,自付金额 1 万元以上的由县级资金予以救助。三是简化“一事一议”救助流程。接到困难群众的医疗保障诉求后,乡镇(街道)及时入户核实并提出初步处理意见,在 20 个工作日内报县卫生健康委审定汇总后,提交县委农村工作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办公室组织召开部门联席会议协商解决。2021 年,全县共计救助困难群众 33 56.44 万元。

三、完善“产销融合”链条,提升特色产业发展水平

把产业增收作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的根本之策,推广绿色生产, 延伸产业链条,将产业发展效益留在农村、留给农民。一是筑牢优势产业链。实施脱贫产业提升专项行动,建设大石乡市级重点帮扶特色产业示范点和龙溪河、明月山两个绿色产业发展示范带,建成脱贫产业基地 166 个,推进高标准农田整治和宜机化改造 4.9 万亩,发展垫江晚柚、晚熟柑橘、调味品等主导产业 20 万亩。二是提升产品价值链。大力发展农产品初加工和精深加工,以高安食品加工园为载体,引进培育农产品加工企业 200家,订单式、合约式发展脱贫产业 3.3万余亩,农产品加工业总产值突破 100亿元。打造“明月山”“花田垫乡”农业区域公共品牌,培育“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示范镇村 12个,注册农产品品牌 110个。三是打通产业消费链利用 832、重庆馆、垫江县消费帮扶体验馆等联结平台,推动消费帮扶线上线下融合;利用龙舟赛、牡丹节等节庆活动开展消费帮扶、 产品展销、直播带货,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消费帮扶助农增收。加大与长寿区对口协作力度,与明月山绿色发展示范带周边区县开展扶贫产品互认互通,拓宽产品销售渠道,全年消费帮扶采购额达 9000 万元。四是强化利益联结链。实施“三变”改革试点,引导贫困群众土地入股和村集体经济收益二次分配;探索村集体+新型主体+农户”生产经营模式,开展农资供销、农业生产和产品销售服务。2021 年,全县 301个村(社区)集体经济经营总收入 11024万元,脱贫群众分红预计超过 1000 万元。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
微信

返回顶部